北大学生带你做一天“胡同玩家”!
京城之美
绵延在各有风味的大街小巷渗透在幽微的胡同深处
这深处里
生长着一群年轻的“胡同玩家”
虽身于高楼广厦之间
却常怀山泽鱼鸟之思
北大学生策划拍摄了
《胡同玩家》(Hutong Player)
记录下此般隐匿于世的美
与人间烟火气
将这份慢生活里的治愈感
于光影间传递点击视频跟北大学生一起探访“胡同玩家”!
于烟火气中,重拾真我
胡同,一路蜿蜒曲折,通往悠长的历史古韵,也流向丰富的文化融合。作为北京独一份的地标建筑,这里聚集了一群“胡同玩家”:他们从快节奏的世界迁居至此,在这里生活,也在这里工作。北大学生们探访了他们经营的一间胡同咖啡馆,记录下了在这趟旅程中收获的体验与感受。
闲逸日常
在这里,有象棋、脚踏车、电线杆、候鸟等再真实不过的“胡同生态”,也有“上房揭瓦”、多元非遗、DIY工坊等融合现代元素的胡同特色。“玩家”们工作生活两不误的故事背后,是年轻一代别样的生活勇气和情趣。现代的他们与古老的胡同碰撞出细腻的火花,漫溢人情,鲜活立体。
春天,躲着柳絮追猫毛;夏天,手捧酸梅汤在院里纳凉;秋天,喝着趁好的青梅酒享受最美时节;冬天,在红泥小火炉前一起抱团烤火……这群来自山川湖海的“胡同玩家”,囿于陶艺与爱,汇聚于“拾念”风物铺子,成就了“南来北往,四季风物”。院子里的每个人都是有机的价值立意体。大家一起玩,一起探索,一起感受,始终保持热爱、有趣与专注。这些志趣相投的伙伴,在此一同享用舒适小院的静谧,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。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,胡同堪称这座城市的平行世界,丝毫不带折叠之感。
闲庭信步
在大都市潮流推着人不停往前奔跑的节奏下,“胡同玩家”们走上了“反内卷”的道路,毅然辞去本应前途大好的工作,回到最质朴的北京胡同,向内探索,寻找烟火气。他们时常念其本心,时常回味信念,无论发生什么,无论结局如何,都希望自己能够去繁存简,“吾尽吾心而已”。作为“胡同玩家”之一,咖啡馆的主理人京惠虽怀有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,但也不甘陷于“九九六”“零零七”的漩涡。她说,曾经在没日没夜的工作里,每天天刚蒙蒙亮就挤进了早高峰,下班时已接近凌晨,自己“几乎没有见过太阳”。于是她决定来到胡同,找回生活原本该有的节奏,同时大胆地追逐不确定性,享受一路未知的风景,落脚于心中真爱。
咖啡馆主理人京惠
她和小伙伴们都认为,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,也多多少少带走了人情味儿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联结。他们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回了久违的“老街坊”默契,给更多人提供了可以“稍微放空一下”的悠闲细腻,也在更落地的社交关系中重新认识了自己。
京惠还提到,虽然不论在哪里都会遇到困难与挑战,但她和小伙伴们宁愿在胡同里感受这一切,因为“这里还有生活”。
跟随北大学生的脚步,我们在胡同周围遛弯,体味这座城市最自然、最朴实的气息。城市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纵使山河远阔,人间烟火,拙守一院,便有了四季流年。
发现美的眼睛
这支视频源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《国际传播案例研究》课程,课堂上蒋孟芸、苏惠琦、文宇轩和张光裕因为共同的兴趣聚在一起,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这份用心的课程作业。大家一遍遍地头脑风暴,一遍遍地讨论修改,从挖掘胡同文化底蕴这一创意出发,逐步把切入口转向胡同里独特的“上房揭瓦”饮食、栖息文化,最终把镜头聚焦在了胡同里的这群“玩家”上。
“我们希望用‘胡同’这个符号来丰富国际友人对‘老北京’、对中国的理解。胡同既是一份历史积淀,也承载着许多北京人的日常生活,同时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空间。展现这样的胡同生活,也是希望能向外传播这样一种印象:中国既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历史,更有充沛的生命力与可能性,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。”苏惠琦如是说。
胡同玩家们
碰撞于传统与现代之间
赋予这一传统空间更多可能性
他们有哲思、接地气、怀大爱
将“非遗”与“现代”结合包容
这份难得的和谐与温情
于此生动
来源:北京大学海外传播办公室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
采访:隋雪纯
文字:唐儒雅
排版:白雨琪
责编:李霁北大新版PPT上线!「提取密码:2022」
北大同学动起来!为祖国健康工作六十年!
北大送你幸运盲盒!100天,冲鸭!
北大原创,版权所有
若需转载,敬请联络期待投稿,欢迎合作邮箱:gbdgw@pku.edu.cn